金蟬花
178 2023-09-28
麂肉
(《本草拾遺》)
【來源】為鹿科動(dòng)物小麂的肉。
【動(dòng)物形態(tài)】小麂,又名:黃麂,黃?。
形小,肩高約40厘米,體長70~80厘米,尾長可達(dá)12厘米,臉部較短而寬,鼻端裸露。雄獸有角,角又短小,角尖向內(nèi)向下彎曲?粝孪匍L,呈彎月形的裂縫,四肢細(xì)長,蹄狹尖。毛色通常為淡栗紅色,雜有灰黃色斑點(diǎn),頸背中央有一條黑線。吻至角的基部暗棕色,從眶下腺直至角的分叉處各有一黑色寬紋。體背和四肢上部近于暗栗,四肢下部為黑棕色,蹄的附近毛色暗黑色,胸、腹部、后肢內(nèi)側(cè)、臀部邊緣及尾的腹面白色。尾背及臀部邊緣均有一鮮艷的橙栗色窄線。冬毛常較夏毛稍黑。
棲息于小丘陵、小山的低谷或森林邊緣的雜草叢中。性怯懦,營單獨(dú)生活,少合群。聽覺敏銳,行動(dòng)靈活。以青草、樹葉、樹芽等為食。分布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。
【性味】甘,平。
①《本草拾遺》:"味辛。"
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"涼,有毒。"
③《開寶本草》:"味甘,平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本草拾遺》:"主野雞病,?出作生,以姜酢進(jìn)食之。"
②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補(bǔ)氣,暖胃,耐饑;瘽耢铒L(fēng),能瘳五痔。"
【宜忌】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"能墮胎及發(fā)瘡癤疥。"
②《開寶本草》:"多食能動(dòng)人痢疾。"
③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痞氣滿滯者勿食。"
接骨木葉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接骨木"條。 【采集】4~10月均可采收。 【性味】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:"苦,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活血,行瘀,止痛。治跌打骨折,...
接骨木根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接骨木"條。 【采集】9~10月采挖。洗凈,曬干。 【性味】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"甘,平,無毒。" 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味苦...
金絲猴 【異名】金線狨(《楊文公談苑》),狨(《本草拾遺》),仰鼻猴(《中國經(jīng)濟(jì)動(dòng)物志?獸類》)。 【來源】為猴科動(dòng)物金絲猴的脂肪油或血肉。 【動(dòng)物形態(tài)】金絲猴 體長53~77厘米,尾特長,與體長相等...
金線草根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海根(《本草拾遺》),鐵棱角三七、鐵箍散(《浙江天日山藥植志》),蓼子七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,土三七、鐵拳頭(江西《草藥手冊(cè)》)。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金線草...
白茅針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茅苗(《本經(jīng)》),茅筍、茅針(《本草拾遺》),茅錐(劉禹錫《傳信方》),茅蜜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,茅荑、茅揠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茅芽(《醫(yī)學(xué)衷中參西錄...
金雀根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白心皮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陽雀花根、板參(《草木便方》)。土黃芪、野黃芪(《浙江中藥手冊(cè)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錦雞兒的根或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金雀花"條。 【采集...
古山龍 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 【異名】黃連藤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。 【來源】為防己科植物古山龍的根或莖藤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古山龍 木質(zhì)大藤本。老枝具縱條紋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