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寶蓋草
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
【異名】接骨草、蓮臺夏枯、毛葉夏枯,燈龍草(《滇南本草》),珍珠蓮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佛座(《植物學(xué)大辭典》),風(fēng)盞、連錢草、大銅錢七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蠟燭扦草(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)。
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寶蓋草的全株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寶蓋草
一年生直立草本。莖軟弱,方形,常帶紫色,被有倒生的稀疏毛,高10~60厘米。葉腎形或圓形,基部心形或圓形,邊緣有圓齒和小裂,兩面均有毛;根出葉有柄,莖生葉無柄,基部抱莖。花輪有花2至數(shù)朵,花無柄,腋生,無苞片;花萼管狀,長5~6毫米,有5齒,外面和齒緣均有長細(xì)毛;花冠紫紅色,長9~17毫米,外面被絨毛,冠筒細(xì),基部無毛環(huán),喉部擴(kuò)張,上辱直立,長圓形,盔狀,下唇3裂,中裂片扇形,先端深凹,側(cè)裂片寬三角形;雄蕊4,2強(qiáng),花藥朱紅色;花柱2裂,針形。小堅果長圓形,具3棱,頂端截形,褐黑色,有白色鱗片狀突起;ㄆ3~4月。果期6月。
生于路邊、荒地。分布東北、江蘇、浙江、四川、江西、云南、貴州、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西藏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葉含環(huán)臭蟻醛類葡萄糖甙:野芝麻甙、去乙酰野芝麻甙、野芝麻新甙、去羥野芝麻新甙。鮮葉中野芝麻新甙的含量約為0.02%。
【性味】辛苦,溫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味苦,性溫。"
②《滇南本草圖說》:"溫,辛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(fēng),通絡(luò),消腫,止痛。治筋骨疼痛,四肢麻木,跌打損傷,瘰疬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筋骨痰火疼痛,手足麻木不仁。祛周身游走之風(fēng),散瘰疬手足痰核。治跌打損傷,接骨。止腦漏鼻淵。包痰火紅腫疼痛。"
②《植物名實圖考》:"養(yǎng)筋,活血,止遍身疼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入散劑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從高墜損,骨折筋傷:接骨草二兩,紫葛根一兩(銼),石斛一兩(去根銼),巴戟一(二)兩,丁香一兩,續(xù)斷一兩,阿魏一兩(面裹,煨面熟為度)。上藥,搗粗羅為散。不計時候,以溫酒調(diào)下二錢。(《圣惠方》接骨草散)
②治跌打損傷,足傷,紅腫不能履地:接骨草、乞麻根、大薊。用雞蛋清、蜂蜜共搗爛敷患處,一宿一換,若日久疼痛,加蔥、姜再包。
③治痰火,手足紅腫疼痛:接骨草五錢,雞腳刺根二錢,土黃連二錢。共搗爛,點燒酒包患處三次。腫消痛止后加蒼耳、白芷、川芎,去黃連、雞腳刺根,點水酒煎服三次。
④治女子兩腿生核,形如桃李,紅腫結(jié)硬:接骨草三錢。水煎,點水酒服。又發(fā),加威靈仙、防風(fēng)、虎掌草,三服。(②方以下出《滇南本草》)
⑤治淋巴結(jié)結(jié)核:㈠寶蓋草嫩苗一兩,雞蛋二只,同炒食。㈡寶蓋草二至三兩,雞蛋二至三只。同煮,蛋熟后去殼,繼續(xù)煮半小時,食蛋飲湯。㈢鮮寶蓋草二兩。搗爛取汁,藥汁煮沸后服。均隔日一次,連服三至四次。(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)
⑥治口歪,半身不遂:接骨草、防風(fēng)、鉤藤、膽星。水煎,點水酒、燒酒各半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?花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紙末花,雞寄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白清明花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土墻花(《湖南藥物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金縷梅科植物?花的花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?花,又名:?木、山漆柴、...
?花葉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來源】為金縷梅科植物?花的葉或莖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?花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葉含黃酮類、鞣質(zhì)和沒食子酸。 【藥理作用】抗菌作用。葉的提取物在試管內(nèi)對鏈球菌、葡萄球菌、傷寒及...
夾竹桃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拘那夷、拘孥兒(《竹譜詳錄》),棋那衛(wèi)、柳葉桃(《花歷百?》),叫出冬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(xué)》),水甘草(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),九節(jié)腫、大節(jié)腫(《湖南藥物志》),白羊桃...
金雀根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白心皮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陽雀花根、板參(《草木便方》)。土黃芪、野黃芪(《浙江中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錦雞兒的根或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金雀花"條。 【采集...
景天三七 (《江蘇藥材志》) 【異名】土三七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八仙草(《南京民間藥草》),蝎子草(《江蘇植藥志》),血山草(《山西中藥志》),吐血草(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),見血散、活血丹(《浙江民...
白花藤 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白花藤 多年生攀援草本。莖細(xì)長,圓柱形,有棱溝。葉對生,有柄,葉片為5小葉組成的單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...
巴豆葉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異名】雙眼龍葉(《嶺南采藥錄》),大葉雙眼龍葉(《嶺南草藥志))。 【來源】大戟科植物巴豆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巴豆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瘧疾,瘡癬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