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子
174 2023-09-28
匙葉草
(《福建中草藥》)
【異名】海赤芍、海蘿卜、海金花、土地榆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白花丹科植物補(bǔ)血草的根或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補(bǔ)血草
多年生草本。根肉質(zhì),肥厚。莖單一,高20~40厘米,下部呈紅色。根生葉簇生呈蓮座狀,匙形,長3~5厘米,寬1.3~1.7厘米,先端鈍,有一突尖,基部漸狹成具翅的柄,基部及葉脈呈紅色,無毛。圓錐花序頂生,多次兩歧分枝,分枝處有苞片2枚,披針形,淡棕色:花側(cè)生,數(shù)朵密集成穗狀,每花具橢圓形的苞片;花萼白色,漏斗狀,緣部5淺裂,折疊;花瓣5,淡黃色;雄蕊5,生于花冠基部;花柱5,分離。果實(shí)具5棱,包于宿萼內(nèi)。
生于海濱地帶。分布我國沿海各地。
【采集】根全年可采;全草夏、秋采。
【性味】苦,微寒。
【功用主治】祛濕,清熱,止血。
【選方】①治痔瘡下血:鮮匙葉草根二兩,豬肉水燉服。
②治脫肛:鮮匙葉草全草四兩,水煎坐浴。
③治濕熱便血及血淋:鮮匙葉草根一至二兩,水煎服。
④治血熱月經(jīng)過多:鮮匙葉草根一兩。水煎服。
⑤治濕熱帶下:鮮匙葉草根五至七錢。沖糖五錢,水煎服。
⑥治背癰:鮮匙葉草根二兩,酒燉服;渣調(diào)糯米飯搗爛外敷。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藥》)
薜荔根 (《福建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?浦参镛道蟮母,植物形態(tài)詳"薜荔"條。 【采集】隨時可采。曬干備用。 【性味】苦,平。 【功用主治】祛風(fēng)除濕,舒筋通絡(luò)。治頭痛眩暈,關(guān)節(jié)風(fēng)濕痛,產(chǎn)后風(fēng)。 【用法...
篦梳劍 (《福建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矛葉蹄蓋蕨、山鴨蕨、手指甲、舌子風(fēng)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小石劍(《福建中草藥》),劍葉卷蓮、分金草、葉下青、小金刀、天蜈蚣、青根(《湖南藥物志》),石箬(《溫嶺縣...
百兩金葉 (《福建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紫金?浦参锇賰山鸬娜~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百兩金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莖、葉含紫金牛酸、巖白菜素。 【性味】《福建中草藥》:"微咸,涼。" 【功用主治】《分類草藥性》...
假連翹 (《福建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番仔刺、籬笆樹、洋刺、花墻刺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假連翹的果實(shí)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假連翹 直立常綠灌木,高2~3米。枝無刺或有刺,常下垂或臥地。葉...
假連翹葉 (《福建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假連翹的葉片,詳"假連翹"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葉含葉綠素以及β-胡蘿卜素、葉黃素等類胡蘿卜素。 【性味】甘微辛,溫,有小毒。 【功...
橄欖核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核。植物形態(tài)詳橄欖條。 【藥材】果核呈梭形,兩頭鈍尖,紅棕色,上有6條棱線,質(zhì)堅硬,不易碎;剖開內(nèi)有3室,其中各有種子1粒...
蓮子心(《食性本草》) 【異名】薏(《爾雅》),苦薏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蓮薏(《綱目》),蓮心(《本草再新》)。 【來源】為睡蓮科植物蓮的成熟種子的綠色胚芽。植物形態(tài)詳蓮子條。 【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