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蟬花
178 2023-09-28
地瓜
(《中國藥植志》)
【異名】土瓜、涼瓜、涼薯、葛瓜、葛薯、土蘿卜(《中國藥植志》),草瓜茹(《陸川本草》),沙葛、地蘿卜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。
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豆薯的塊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豆薯
一年生草質藤本。塊根肉質,肥大,圓錐形或紡錘形,直徑達10厘米,外皮淡黃色,富于纖維性,易剝去,肉白色,味甜多汁。莖纏繞狀,長達3~7米。復葉,互生;小葉3枚,頂端小葉菱形,長3.5~16厘米,寬5.5~18厘米,兩側小葉,卵形或菱形,長3.5~14厘米,寬3~13.5厘米,邊緣有齒,或掌狀分裂,少有全緣。花淺藍色、堇紫色或白色,長15~20毫米,成簇集生成總狀花序,簇的基部有關節(jié);翼瓣和旗瓣等長,旗瓣基部有耳,龍骨瓣鈍而內彎,與翼瓣等長或過之;花柱與柱頭內彎。莢果長7.5~13厘米,寬12~15毫米,有細的粗糙狀伏毛;種子近方形,寬、長約7毫米;ㄆ7~9月。果期10~11月。
臺灣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四川、貴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均有栽培。
本植物的種子(地瓜子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挖。
【化學成分】塊根每100克含蛋白質0.56克。脂肪0.18克,碳水化物8.2克。葉含豆薯甙。
【性味】《陸川本草》:"甘,涼。"
【功用主治】生津止渴。
①《陸川本草》:"生津止渴,治熱病口渴。"
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止口渴,解酒毒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生啖或煮食。
【選方】治慢性酒精中毒:地瓜拌白糖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
地瓜子 (《中國藥植志》) 【異名】地蘿卜子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豆薯的種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地瓜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種子含毒魚和殺蟲成分。這類成分中有統(tǒng)稱為類魚藤酮的異黃酮衍生物魚...
大金發(fā)蘚 (《中國藥植志》) 【異名】獨根草(《中國藥植志》),小松柏、巖上小草、眼丹藥、一口血(《貴州草藥》),矮松樹、萬年杉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金發(fā)蘚科植物大金發(fā)蘚的全草。 【植物...
蝙蝠葛根 (《中國藥植志》) 【異名】狗葡萄根、磨石豆根(《吉林中藥手冊》),山花子根、光光葉根(《山東中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蝙蝠葛"條。 【采集】4~5月或8~1...
蝙蝠葛 (《中國藥植志》) 【異名】蝙蝠藤(《澹寮試效方》),金絲釣葫蘆(《國藥的藥理學》),黃條香、防己葛、黃根(《中國藥植志》),野雞豆子(《吉林中藥手冊》),爬山秧子、山地瓜秧(《東北藥植志》)...
半邊蓮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急解索(《綱目》),蛇利草(《嶺南采藥錄》),細米草(《中國藥植志》),蛇舌草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魚尾花(《江西中藥》),半邊菊、半邊旗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奶兒草、半邊...
淡豆豉 (《本草匯言》) 【異名】香豉(《傷寒論》),淡豉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大豆的種子經蒸罨加工而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黑大豆"條。 【制法】取桑葉、青蒿加水煎湯,過濾,取藥湯與洗凈的黑大豆...
韓信草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大力草、耳挖草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金茶匙(《本革求原》),大韓信草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順經草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,調羹草、紅葉犁頭尖(《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