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滇常山
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
【異名】烏藥、臭牡丹(《滇南本草》),臭茉莉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。
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根及莖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滇常山
落葉大灌木,高1~4米。枝暗紅色,有縱向皮孔;幼枝密被污黃色短卷毛茸。葉對生,腎狀卵形至卵形,長4~14厘米,寬4.5~12厘米,先端銳,漸尖,或圓形,基部心形或近截形,全緣或稍帶波狀,或具疏粗鋸齒,兩面均密生短柔毛,有臭氣:葉柄密被污黃色或白色短毛茸。聚傘花序頂生;總花梗長3~5厘米,密生短卷毛茸;次生花;烤邫E圓形苞片;花柄具線狀苞片;花白色,略帶紅暈,長約1.4厘米;花萼鐘形,紫綠色,外部密生短柔毛,先端5裂,裂片卵狀三角形;花冠漏斗狀,裂片5;雄蕊4,花絲細(xì);ㄋ幈持;雌蕊1,子房球形,禿凈,柱頭2裂。核果球形或倒卵形,藍(lán)黑色,包于宿萼內(nèi);ㄆ谙募。
分布云南、四川。
本植物的花(烏藥花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夏季采收,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莖葉,莖多切成斜片。老莖直徑達(dá)1.5~2厘米,皮暗紅色,具縱裂痕,皮孔不顯:斷面中心髓部較大,白色,木部微黃色。幼枝皮黃綠色,可見銹色毛茸;髓部直徑達(dá)3毫米,外皮不易剝離,葉腎狀卵形,被細(xì)茸毛,干燥后多皺縮卷曲。葉有臭氣,味辛、微苦。以枝嫩、色綠者為佳。
產(chǎn)于云南。
【性味】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溫,味辛苦。"
②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辛,溫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(fēng),截瘧,行氣,利水。治瘧疾,風(fēng)濕,水腫,脹悶腹痛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消胸膈膨脹,下氣,利小便,消水腫,止氣逆腹痛。"
②《中藥形性經(jīng)驗鑒別法》:"治瘧疾。"
③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祛風(fēng)活血,消腫,降壓。治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腰腿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外用:煎水洗。
【選方】①治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腰腿痛,滇常山根一至二兩。煎服。
②治高血壓:滇常山根五錢至一兩。水煎去渣,加米酒煮雞蛋一個,內(nèi)服。
③治痔瘡,脫肛:滇常山葉煮水外洗。(選方出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滇瑞香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桂花矮陀陀、黃山皮條、構(gòu)皮巖陀、萬年青矮陀陀(《云南中草藥...
地麻黃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粟米草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地杉樹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鴨腳瓜子草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番杏科植物粟米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粟米草 一年生草本,...
滇雞骨常山 (《中藥材品種論述》) 【來源】為夾竹桃科植物雞骨常山的枝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雞骨常山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又名:云南鴨腳樹、紅辣樹、白虎木、野辣椒。 直立灌木,高達(dá)3米。莖灰褐色。單葉3~...
地? (《嶺南采藥錄》) 【異名】山地?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地茄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鋪地錦(《嶺南采藥錄》),地吉桃、地葡萄、地紅花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古柑、苦含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,倒藤王不...
地黃花 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蜜罐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。 【來源】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花蕾,植物形態(tài)詳"干地黃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消渴,腎虛腰痛。 ①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"為末服食,功同地黃。" ②《綱...
桂子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天竺桂實(《中國醫(yī)學(xué)大辭典》)。 【來源】為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實。植物形態(tài)詳桂皮條。 【性味】辛甘,溫。 ①《藥性考》:甘辛。 ②《綱目拾遺》:...
豇豆 (《救荒本草》) 【異名】羊角、豆角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,角豆、飯豆、腰豆、長豆、裙帶豆(《中國主要植物圖說?豆科》),漿豆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豇豆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豇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