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萊菔葉
(《唐本草》)
【異名】蘿卜桿(《滇南本草》),萊菔菜(《本草從新)》,蘿卜纓(《本草再新》),萊菔甲(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),蘿卜甲(《江蘇植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根出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萊菔"條。
【采集】冬季或早春采收。風(fēng)干或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根出葉具有旋卷、多皺紋的長葉柄,羽狀裂片卷曲收縮,通常彎曲成團(tuán)狀,黃綠色;質(zhì)地干脆,易破碎,有香氣。以干燥、質(zhì)輕、黃綠色、有香氣而不霉蛀的為佳。
【性味】辛苦,平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溫,味甘。"
②《本草從新》:"辛苦,溫。"
③《飲片新參》:"咸,平。"
【歸經(jīng)】①《滇南本草》:"入脾、胃二經(jīng)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脾、肺二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消食,理氣。治胸膈痞滿作呃,食滯不消,瀉痢,喉痛,婦女乳腫,乳汁不通。
①崔禹錫《食經(jīng)》:"消食和中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白蘿卜桿葉,治脾胃不和,宿食不消,胸膈膨脹,噎膈,打呃,嘔吐酸水,赤白痢疾,婦人乳結(jié)、乳腫,經(jīng)閉。"
③《本草再新》:"化痰止咳,消食理氣。"
④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凡一切喉癥,時行瘟疫,斑疹瘧痢,水土不服,飲食停滯,痞滿疳痘,脹瀉,腳氣,痧毒諸病,洗盡濃煎服之。"
⑤《飲片新參》:"生律利氣,化濕,和腸腑,治瀉利,開胃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入散劑,鮮者搗汁。
【宜忌】《次片新參》:"氣虛血弱者禁用。"
【選方】①治初痢:萊菔苗葉陰干,隨色之紅白用。赤者砂糖調(diào)服,白者糖霜調(diào)服。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
②治噎膈打呃:白蘿卜桿五錢(微炒),神曲三錢,白蔻仁三錢。共為細(xì)末。每服三錢,淡姜湯下。并治紅白痢疾,加枳殼;山查各等分,煎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③治小便出血:鮮萊菔葉搗汁,加好陳墨少許,飲之。(《醫(yī)界春秋》(1):93,1986)
④治婦人奶結(jié)紅腫疼痛,乳汁不通,或被壓著,或小兒吹著:紅蘿卜桿葉不拘多少,搗汁一杯,新鮮更好,煨熱,點(diǎn)水酒或燒酒服亦可。(《滇南本草》)
苦參實(shí)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苦參子(《綱目》),苦豆(內(nèi)蒙古《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資料選編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苦參的種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苦參"條。 【采集】7~8月果實(shí)成熟時采收,去其莢殼,曬干收藏...
珂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馬珂、馬珂螺(徐表《異物志》),?(《通典》),馬鹿貝(《動物學(xué)大辭典》)。 【來源】為蛤蜊科動物凹線蛤蜊的貝殼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凹線蛤蜊 貝殼2片,堅厚,呈長橢圓形,長約4...
櫸樹葉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榆科植物大葉櫸樹或其同屬植物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櫸樹皮"條。 【性味】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"冷,無毒。" ②婉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味苦,寒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唐本...
韶醬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枸醬(《漢書》),韶子(《廣志》),土蓽撥(《食療本草》),大蓽撥(《成都縣志》),韶青、檳榔韶(《嶺南草藥志》),青蔞、香俏(《廣東中草藥》),蘆子(《云南中草藥...
韶醬葉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萎葉(《綱目》),韶葉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,櫓葉(《綱目拾遺》),青俏葉(《嶺南采藥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椒科植物韶醬的葉,植物形態(tài)詳"韶醬"條。 【采集】夏秋間采,洗凈曬...
鉤藤根 (《閩東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茜草種植物鉤藤的根,植物形態(tài)詳"鉤藤"條。 【性味】《閩東本草):"味苦澀,寒。" 【歸經(jīng)】《閩東本草》:"入肝經(jīng)。" 【功用主治】舒筋活絡(luò),清熱消腫。治關(guān)節(jié)痛風(fēng),...
藏茄 (《陜甘寧肯中草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