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老虎泡
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
【異名】老熊泡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,牛毛大王、空洞泡、紅毛巾(《貴州藥植目錄》)。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紅毛懸鉤子的根和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紅毛懸鉤子又名:川黔懸鉤子。
落葉蔓生小灌木,長達3米。莖較粗壯,紅褐色,有棱,密生紅褐色剛毛和疏生皮刺。3出復葉;小葉寬卵形、倒卵形或橢圓形,長3~8厘米,寬2.5~6厘米,頂生小葉長達13厘米,先端突尖,基部圓形,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,正面紫綠色,無毛,下面散生柔毛,沿葉脈疏生皮刺和柔毛;葉柄長1.5~2.5厘米,和葉軸密生剛毛和少數(shù)皮刺;托葉絲狀,下部與葉柄愈合,上部呈線狀,先端尖;▎紊虺删蹅慊ㄐ蛞干蛡壬;花梗短;花白色,直徑約1.5厘米,花萼基部聯(lián)合成淺盤狀,5裂,裂片卵狀披針形,先端尾尖;花瓣5,白色,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先端有齒牙,兩面均有稀疏白色柔毛;雄蕊多數(shù);雌蕊多數(shù),離生,基部有白色柔毛。聚合果近球形,直徑約5毫米,紅色。
生于山坡、溝邊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云南、貴州、臺灣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曬干。
【性味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酸咸,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祛風,除濕,散瘰疬。根:治風濕關節(jié)痛,刀傷,吐血,九子爛瘍,目中流淚。葉:治黃水瘡及狗咬傷。"
②《貴州藥植目錄》:"補腎,解毒,和血。治月經(jīng)不調,黃水瘡,腎虛陽萎,血尿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;煎湯,0.5~1兩;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。
扛板歸 (《萬病回春》) 【異名】犁頭刺藤(《物理小識》),老虎利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雷公藤(《救生苦海》),河白草、霹靂木、方勝板、倒金鉤、烙鐵草、倒掛紫金鉤、犁尖草、括耙草、龍仙草、魚尾花、三木...
黃茄花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野棉花。 【來源】為錦葵科植物格紋葉木槿的花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格紋葉木檻 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30~70厘米,全株密被黃色剛毛及星狀毛。根肥厚,紡錘形。單葉互生;闊...
黃開口 (《江蘇藥材志》) 【異名】老虎腳跡草(《中國藥植志》),見血住(《湖北科技》)。 【來源】為報春花科植物輪葉排草的帶根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輪葉排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15~40厘米,全株具鐵...
黃茄花根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錦葵科植物格紋葉木槿的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黃茄花"條。 【采集】秋、冬采收。 【性味】淡,平。 【功用主治】補脾,化痞,通經(jīng),消食。治胸腹脹滿,消化不良。 【用...
黃?葉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切頭懸鉤子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切頭懸鉤子,又名:黃泡、老虎泡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黃喜馬莓。 半匍匐狀灌木。小枝粗壯,平展,先端曲垂,有不明顯的棱,密生紅...
崗梅葉 (《嶺南草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冬青科植物梅葉冬青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崗梅根條。 【采集】隨時可采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感冒,跌打損傷,癰毒,疔瘡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...
峨嵋耳蕨 (《中國藥植志》) 【異名】萬年青(《峨嵋藥植》),樹林株(《中國藥植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鱗毛蕨科植物峨嵋耳蕨的全株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峨嵋耳蕨 多年生草本。根狀莖短而斜升,頂端密被棕色卵形小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