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子
174 2023-09-28
龍利葉
(《嶺南采藥錄》)
【異名】龍舌葉、龍味葉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龍?葉(《廣州植物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大戟科植物龍利葉的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龍利葉
常綠小灌木,高達(dá)40厘米。小枝蜿蜒狀,有不明顯的小柔毛。葉互生,具短柄;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,長5~8厘米,寬2.5~3.5厘米,先端鈍而有小凸尖,基部短尖或近渾圓,全緣,上面暗綠色,下面欖綠色,中脈基部初被微柔毛,后變禿凈;托葉小,三角形,老熟時草黃色。花單性,暗紫色,叢生于葉腋內(nèi)或排成一極短的總狀花序;花柄稍較花萼為短或略長;雌花萼6裂。裂片寬2~3毫米,外面3枚近匙形,鈍頭,內(nèi)面3枚闊倒卵形,稍;子房3室,花柱3,纖細(xì),廣2歧;雄花萼6裂,較小,與雌花同形,雄蕊3,花絲結(jié)合,藥橢圓狀。蒴果具垣柄,狀如豌豆,幾為增長的宿萼所包藏。
廣東、廣西有栽培。
本植物的花(龍利葉花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5~6月開始,摘取青綠色的老葉,哂干。通常每株每次可采葉4~5片,每隔15天左右采一次。
【藥材】干燥葉呈卵狀或倒卵狀披針形,似舌狀,先端鈍或渾圓而有小尖,基部短尖近圓形,全緣,枯黃色或黑綠色,葉背中脈突出,側(cè)脈羽狀,網(wǎng)脈子近邊緣處合攏。紙質(zhì),較厚。氣微,味淡。以片大、完整者佳。
產(chǎn)于廣東,廣西。
【性味】①《陸川本草》:"性平,味淡。"
②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甘,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陸川本草》:"清肺,治肺熱咳嗽。"
②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止痰火咳嗽哮喘。治內(nèi)傷肺癆失音。喉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2~5錢。
【選方】①治痰火咳嗽:龍利葉和豬肉煎湯服之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
②治急性支氣管炎,上呼吸道炎,支氣管哮喘:龍舌葉二至四錢(鮮用三錢至一兩)。水煎服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龍利葉花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大戟科植物龍利葉的花蕾,植物形態(tài)詳"龍利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大咯血時,可用龍利葉花生沖或煲肉服食。"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開水沖或燉肉,3...
了哥王子 (《嶺南采藥錄》) 【來源】為瑞香科植物了哥王的果實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了哥王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種子含皂甙、黃酮類,并含多量油脂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嶺南采藥錄》:"敷瘰疬,癰疽"。...
了哥王 (《嶺南采藥錄》) 【別名】九信菜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雞子麻、山黃皮、雞?頭(《嶺南采藥錄》),南嶺蕘花、蒲侖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(xué)》),大黃頭樹、地棉麻樹、桐皮子(《中國藥植志》),山雁皮(《...
了哥王根 (《嶺南采藥錄》) 【別名】毒除根(《嶺南采藥錄》),地棉根(《廣州植物志》),定元根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魚膽根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地谷根(《廣西中藥志》),紅赤七、七麻根(《閩東本草...
荔枝葉 (《嶺南采藥錄》) 【來源】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枝葉,植物形態(tài)詳"荔枝"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浸水?dāng)?shù)日,貼爛腳。" ②《泉州本草》:"治耳后潰瘍,曬干,燒...
跌破? (廣州空軍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異名】小角刺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大風(fēng)子科植物長葉柞木的葉、刺及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長葉柞木,又名:?鑿樹。 禿凈灌木或喬木,高達(dá)7米。枝柔弱,常...
刺楸樹根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刺五加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。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刺楸樹皮"條。 【采集】夏末秋初采挖,洗凈曬干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根含多糖,水解后得半乳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