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0 2023-10-07
沒食子
(《海藥本草》)
【異名】墨石子(《雷公炮炙論》),無食子(《藥性論》),沒石子(《子母秘錄》),無石子(《酉陽雜俎》),麻茶澤(《方輿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沒食子蜂科昆蟲沒食子蜂的幼蟲,寄生于殼斗科植物沒食子樹幼枝上所產(chǎn)生的蟲癭。
【動(dòng)物形態(tài)】沒食子蜂
體小,長約6毫米。色黑。頭部有復(fù)眼1對;單眼3個(gè)。觸角1對,正直而細(xì)長。翅2對,膜質(zhì),透明;前翅無緣紋,翅脈亦少,靜止時(shí)平迭。足3對,發(fā)達(dá)。腹部呈球形而側(cè)扁;雌蟲的腹下有直溝,中藏產(chǎn)卵器。幼蟲形如蛆,體極微小。
沒食子蜂寄生于沒食子樹上,當(dāng)雌蟲產(chǎn)卵時(shí),先以產(chǎn)卵器刺傷植物的幼芽,旋即產(chǎn)卵于傷口中,至孵化成幼蟲后,能分泌含有酶的液體,使植物細(xì)胞中的淀粉迅速轉(zhuǎn)變?yōu)樘牵碳ぶ参锛?xì)胞的分生。當(dāng)幼蟲周圍細(xì)胞中的淀粉粒消失,遂起收縮而形成蟲癭,幼蟲成長后,即穿孔飛去。
【采集】通常于8~9月間,采集尚未穿孔的蟲癭,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蟲癭,略呈球形,有短柄;直徑1~2.5厘米,外表灰色或灰褐色,有疣狀突起。質(zhì)堅(jiān)厚,斷面不平坦,呈黃白色或淡黃色,有光澤。常見有幼蜂的尸體。蟲已飛出者,則中間有一孔道,與表面的小孔相連,內(nèi)部并遺有蟲殼。無臭,味澀而苦。以個(gè)大,體重,色灰者為佳,已穿孔者,品質(zhì)較次。
產(chǎn)希臘、土耳其、伊朗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沒食子鞣質(zhì)50~70%,沒食子酸2~4%及并沒食子酸、樹脂等。
【炮制】洗凈,曬干,搗碎。
【性味】苦,溫。
①唐本草》:"味苦,溫,無毒。"
②《海藥本草》:"溫平,無毒。"
【歸經(jīng)】入肺、脾、腎經(jīng)。
①《玉楸藥解》:"入足少陰腎、足厥陰肝經(jīng)。"
②《本草求真》:"入腎,兼入脾、胃。"
③《會約醫(yī)鏡》:"入肺、腎二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固氣,澀精,斂肺,止血。治大腸虛滑,瀉痢不止,便血,遺精,陰汗,咳嗽,咯血,齒痛,創(chuàng)傷出血,瘡瘍久不收口。
①《藥性論》:"治大人小兒大腹冷、滑利不禁。"
②《唐本草》:"主赤白利,腸滑,生肌肉。"
③《海藥本草》:"主腸虛冷痢,益血生精,和氣安神,治陰毒痿,燒灰用。"
④《開寶本草》:"主小兒疳露,治陰瘡,陰汗,溫中和氣。"
⑤《本草從新》:"澀精固氣,強(qiáng)陰助陽,止遺淋。"
⑥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:"治慢性支氣管炎,痰多,咳嗽,咯血,咳血等癥;外用于刀傷出血,慢性皮膚病等癥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2~4錢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調(diào)敷。
【宜忌】凡瀉痢初起,濕熱內(nèi)郁或有積滯者忌服。
①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"赤白痢由于濕熱郁于腸胃;兼積滯多者不宜用。"
②《本草從新》:"性偏止?jié)灰硕嘤锚?dú)用。"
【選方】①治小兒洞泄下痢,羸困:沒石子(微煨),訶黎勒(煨)用皮半兩。為細(xì)散。每服以粥飲調(diào)下半錢,日三、四服。量兒大小加減。(《普濟(jì)方》沒石子散)
②治小兒腸虛受熱.下痢鮮血,或便赤汁,腹痛后重,晝夜不止,遍數(shù)頻多:沒石子、地榆各五錢,黃柏(銼、蜜炒)二兩,黃連(炒、銼)一兩五錢,酸石榴皮一兩。搗羅為細(xì)末,以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。每服十丸至二十丸,溫米飲下,食前服。(《局方》沒石子丸)
③治血痢,不問遠(yuǎn)近:沒石子一兩。細(xì)研,以軟飯和丸,如小豆大。每服于食前以粥飲下十丸。(《普濟(jì)方》)
④治產(chǎn)后。簺]石子一個(gè)。燒,為末。和酒服方寸匕,冷即酒服,熱即飲下。(《子母秘錄》)
⑤治痔疾,下血無度,或發(fā)或歇:沒石子三枚(燒灰),樗根白皮三兩(銼、炒微黃),益母草三分,神曲二兩(微炒),柏葉一兩,桑耳一兩。搗細(xì)羅為散。每于食前,以溫粥飲調(diào)下一錢。(《圣惠方》沒石子散)
⑥治陰汗:沒石子燒灰,先以微溫(湯)浴了,即以帛微燕后,傅灰囊上。(張仲景方)
⑦治小兒一切口瘡,止疼痛:沒石子三分(微火炙),甘草一分。上藥搗細(xì)羅為散。每于瘡上薄摻,蓋令?。(《圣惠方》)
⑧治牙齒疼痛:沒石子不拘多少,搗羅為散。以綿裹一錢,當(dāng)痛處咬之即定,有涎吐之。(《圣濟(jì)總錄》沒石子散)
⑨治鼻面酒?:南方?jīng)]石子有孔者,水磨成膏,夜夜涂之。(《世醫(yī)得效方》)
【名家論述】《本草求真》:"沒食子,功專入腎固氣,凡夢遺、精滑、陰痿,齒痛,腹冷泄瀉,瘡口不收,陰汗不止,一切虛火上浮,腎氣不固者,取其苦以堅(jiān)腎,溫以暖胃健脾,俾氣按納丹田,不為走泄,則諸病自能克愈矣。至?xí)瓢采穸ㄆ,亦是神氣既收,不為外浮之意。他如燒黑灰煎湯,以治陰毒,合他藥以染須發(fā),為末以擦牙齒,皆是賴其收澀之力,以為保護(hù)。"
綠鹽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石綠(《海藥本草》),鹽綠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鹵化物類礦物氯銅礦的礦石。 【礦物形態(tài)】氯銅礦 斜方晶系。晶體柱狀或板狀,晶面具垂直條紋。又為纖維狀、粒狀、腎狀、致密...
黃礬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金線礬(《海藥本草》),雞矢礬(《本草蒙筌》)。 【來源】為硫酸鹽類礦物黃礬的礦石。 【礦物形態(tài)】黃礬 單斜晶系。結(jié)晶者不多見,常為細(xì)小纖維狀之集合體。顏色淡黃。光澤呈絹...
丁香樹皮 (《海藥本草》) 【別名】丁皮(《綱目》),丁香皮(《本草求原》)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桃金娘科植物丁香,詳"丁香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辛,溫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中寒脘腹痛脹,泄瀉,齒...
海紅豆 (《海藥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海紅豆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海紅豆,又名:孔雀豆、紅豆、相思樹、相思格、雙棲樹、紅木、西施格樹。 落葉喬木,高約8米,幼嫩部被小...
仙茅 (《海藥本草》) 【異名】獨(dú)茅根、茅爪子、婆羅門參(《開寶本草》),獨(dú)腳仙茅、蟠龍草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風(fēng)苔草、冷飯草(《質(zhì)問本草》),小地棕根(《草木便方》),地棕根...
胡燕卵 (《別錄》) 【來源】為燕科動(dòng)物金腰燕的卵。 【動(dòng)物形態(tài)】金腰燕,又名:胡燕、夏候(陶弘景),赤腰燕、巧燕、花燕兒、紅腰家燕。 體長約18.5厘米。雌雄相似。上體大都呈金屬...
九牯牛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九枯牛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九枯牛 直立草本。莖有毛。葉互生,長橢圓形,長8~15厘米,寬3~3.5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闊楔形;托葉鞘狀膜質(zhì)?偁罨ㄐ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