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0 2023-10-07
墻草根
(《福建中草藥》)
【異名】白石薯、田薯(《福建中草藥》),石薯、軟骨石薯(福建晉江《中草藥手冊》)。
【來源】為蕁麻科植物墻草的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墻草,又名:白豬仔菜。
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長10~50厘米。莖肉質(zhì),多分枝。細(xì)弱,近直立或平臥,生微柔毛。葉互生,葉片卵形或狹卵形,長0.5~3厘米,寬0.3~2厘米,先端微尖,基部寬楔形或圓形,全緣,兩面疏生短毛,基出3脈,葉柄細(xì);s性,具短柄,1或數(shù)朵生于葉腋;苞片狹披針形,兩性花直徑約1毫米,花被片4,狹橢圓形,雄蕊4,與花被片對生;雌花花被片4,合生至中部,子房與花被分離,柱頭短線形或長線形。瘦果卵形,扁,長約1毫米,光滑,黑褐色。花期夏季。
生于陰濕的多石處、田塍濕地或草地。我國南北均有分布。
【采集】全年均可采挖,多為鮮用。
【性味】苦酸,平。
【功用主治】拔膿消腫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外用:搗敷患部。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
【選方】①治癰疽疔癤:墻草鮮根,搗爛調(diào)蜜攤在消毒紗布上,敷患處。
②治足底挫傷瘀血或膿腫(俗名重底):堵草根、蔥頭、石灰同搗爛,敷患處。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③治背癰,禿瘡,睪丸炎,膿瘍:墻草鮮根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實用中草藥》)
鋪地黍根 (《福建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鋪地黍的根莖及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鋪地黍"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干。 【性味】微甘苦,平。 【功用主治】清熱平肝,利濕解毒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...
鋪地黍 (《福建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硬骨草、風(fēng)臺草、大廣草、馬鞭節(jié)。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鋪地黍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鋪地黍 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根莖平臥。稈直立,稍堅挺,具多節(jié)。葉互生,...
蒲草根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席草根、茫草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,三角草、水三棱草、絲毛草、三棱觀(《中國經(jīng)濟植物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莎草科植物水毛花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水毛花 多年生草本,...
偏翅唐松草根 (《中國藥植志》) 【異名】馬尾黃連(《藥學(xué)學(xué)報》12(11):745~746,1965)。 【來源】為毛茛科植物偏翅唐松草的根及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偏翅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,高約1米,全...
萍蓬草根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水栗子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睡蓮科植物萍蓬草的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萍蓬草子"條。 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 【性味】甘,寒。 ①《本草拾遺》:"味甘,無毒。" ②《綱目...
龜版膠 (《臨證指南醫(yī)案》) 【異名】龜版膏(《本草正》),龜膠(《本草匯言》),龜甲膠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龜科動物烏龜?shù)募讱ぐ局蟪傻墓腆w膠塊。動物形態(tài)詳龜版條。 【...
蔞油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蔞葉油(《綱目拾遺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椒科植物韶醬之葉經(jīng)蒸餾而得的芳香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韶醬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綱目拾遺》:"治手足紅腫或疼,以蔞葉油揉擦,用布包裹。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