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子
174 2023-09-28
人面子
(《綱目》)
【別名】銀棯(《廣州植物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漆樹科植物人面子的果實(shí)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人面子
常綠大喬木,高可達(dá)20米以上。小枝具棱,被灰白色細(xì)茸毛。單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,互生,長30~46厘米;小葉11~17,互生,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,長6~12厘米,寬2.5~4厘米,基部偏斜而圓,先端長尖,全緣,近革質(zhì),兩面均無毛而網(wǎng)脈明顯,或于背面脈腋內(nèi)有簇毛。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,被柔毛;花小,長5~6毫米,鐘形,青白色;萼5裂,裂片闊卵形,被柔毛;花瓣5,披針形,先端外彎;花盤杯狀;雄蕊10,著生于花盤基部;子房上位,5室。核果肉質(zhì),扁球形,直徑約2厘米,黃色;ㄆ诖、夏。
生于平原、丘陵,村旁、河邊、池畔等處。分布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本植物的根皮(人面子根皮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性味】甘酸,平。
①《廣志》:"味甘,性平,無毒。"
②《綱目》:"甘酸。"
③《本草求原》:"酸,寒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健胃,醒酒。治風(fēng)毒瘡癢。核治小兒驚癇。
①《廣志》:"醒酒解毒。治風(fēng)毒著人,遍身疙瘩成瘡,或痛或癢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孕婦腹痛宜食。"
③《嶺南采藥錄》:"去喉痛,蝕爛肉。"
④《陸川本草》:"健胃。治食欲不振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生食,或用核燒灰研末服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小兒驚癇邪氣,目上視,手足搐搦,角弓反張:人面子核燒灰服之。(《食物本草會纂》)
②治背癰:人面子數(shù)粒,去核,和鯽魚一條,搗爛敷之。(《嶺南采藥錄》)
雀麥米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雀麥的種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雀麥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平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綱目》:"滑腸。" ②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益肝和脾。"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...
苘麻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苘麻,又名:白麻(《綱目》),青麻、野乞麻、八角烏、孔麻。 一年生草本,高1~2米,栽培的可達(dá)3~4米。莖直立,具軟毛。葉互生,...
青葙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草蒿、萋蒿(《本經(jīng)》),昆侖草(《唐本草》),野雞冠、雞冠莧(《綱目》),狼尾巴果、雞冠菜、土雞冠(《江蘇植藥志》),狐貍尾、指天筆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牛尾巴花(《山東中...
秋海棠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花朵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秋海棠,又名:八月春、斷腸花(《群芳譜》),相思草(《漳州府志》),斷腸草(《大觀錄》)。 多年生草本,地下具塊莖。莖直立,...
青蒿囊蟲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青蒿蛀蟲(《品匯精要續(xù)集》),青蒿蟲(《本草推陳》)。 【來源】為寄居于菊科植物青蒿莖節(jié)中的一種昆蟲的幼蟲。 【采集】夏季,尋覓青蒿莖上有蛀孔者,即內(nèi)有蠹蟲,用刀剖取,...
【中文名】:及已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 【類別】:全草類 【英文名】:SerrateChloranthusHerb 【異名】獐耳細(xì)辛(《綱目》),四葉細(xì)辛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牛細(xì)辛、老君須(《湖南藥物志...
大地棕根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石蒜科植物大葉仙茅的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大葉仙茅,又名:松蘭、竹靈芝、巖棕。 多年生草本。根莖塊狀,粗厚。葉根出,具長柄,矩圓狀披針形,長30~90厘米,寬7~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