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麝香殼
(《四川中藥志》)
【異名】臭子殼、麝殼。
【來源】為鹿科動物麝的香腺囊的外皮。動物形態(tài)詳"麝香"條。
【采集】將香腺囊對剖,取去麝香,剩下的外殼,干燥后即成。
【藥材】多順剖成2瓣或4瓣,基部相連。厚約3~5毫米,起層,內(nèi)表面有一層棕紅色的薄膜,稱"油皮",中層稱"銀皮"。質(zhì)堅韌,有濃厚的麝香氣味。以身干、個大、香氣濃厚者為佳。
主產(chǎn)四川、西藏、云南、陜西、甘肅、內(nèi)蒙古等地。
【性味】性溫,味辛,無毒。
【歸經(jīng)】入脾經(jīng)。
【功用主治】通關(guān)利竅,消腫解毒。治疔毒腫痛,癰疽久攔及瘡癤硬痛。銀皮:貼癰腫紅痛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入散劑,5~8分。外用:研末調(diào)敷或入膏藥敷貼。
【宜忌】氣血虛者勿用。
【選方】①治疔瘡紅腫:麝香殼、蒼耳蟲、冰片。共為末,麻油調(diào)涂。
②治癰疽久爛:麝香殼、花蕊石、龍骨、蛤粉、冰片、銀朱。共為末,外涂。
③治乳癰發(fā)背:麝香銀皮,和冰片外貼。
④治瘡癤硬痛:麝香殼、水莧菜、地膽、豬膽汁、赤芍、黃丹。共熬膏,貼患處。
麝香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當門子、臍香(《雷公炮炙論》),麝臍香(《綱目》),四味臭(《東醫(yī)寶鑒》),臭子、臘子(《中藥志》),香臍子(《中藥材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鹿科動物麝的雄獸香腺囊中的分泌物...
麝香草 (《中國藥植圖鑒》) 【異名】百里香(《上海植物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麝香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麝香草 灌木狀常綠草本。莖堅硬直立,四棱形,高18~30厘米,多分枝。葉無柄,對生,...
山枝根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海桐花科植物光葉海桐的根或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山枝仁"條。 【采集】秋末采集。 【性味】甘苦辛,涼。 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甘苦辛,微溫。" 【功用主治】補...
杉木根 (《分類草藥性》) 【異名】杉樹根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杉科植物杉的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杉木"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剝?nèi)「,曬干?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味辛,性溫,無毒。" ...
山枝仁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芭豆、崖花子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》),榨木仁(《四川中藥志》),土連翹、廣枝仁(《常用中草藥配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海桐花科植物光葉海桐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光葉海桐,...
石菖蒲花 (《嶺南采藥錄》)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花蕾,植物形態(tài)詳石葛蒲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嶺南采藥錄》:調(diào)經(jīng)行血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錢。 中藥...
矮腳楓葉 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 【來源】為樟科植物紅葉甘橿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紅葉甘橿,又名:桂子樹。 落葉喬木,高達10米。小枝黃綠色。葉互生,卵圓形,長3~11厘米,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