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水仙根
(《綱目》)
【來源】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鱗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水仙花"條。
【采集】春、秋采挖較佳。將根頭挖起后,截去苗莖、須根,洗凈泥沙,用開水潦后,曬干;或縱切成片,曬干。
【藥材】鱗莖呈圓形,或微呈錐形,直徑約4~5厘米。外面包裹一層棕褐色的膜質(zhì)外皮,扯開后,內(nèi)心為多數(shù)相互包裹的黃白色瓣片(鱗葉)。質(zhì)地輕,無甚氣味。以個(gè)大、內(nèi)心充實(shí)者為佳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偽石蒜堿、石蒜堿、多花水仙堿、漳州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。水仙生物堿有一定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。
同屬植物白水仙鱗莖中含白水仙胺、石蒜堿、多花水仙堿、雪花蓮胺堿、石蒜胺堿及偽石蒜堿。
【抗腫瘤作用】水仙總生物堿20~30毫克/公斤腹腔注射對(duì)大鼠Jensen肉瘤;小鼠Crocker肉瘤及艾氏腹水癌均有明顯療效。
【炮制】《本草會(huì)編》:"五月初收根,以童尿浸一宿,曬干,懸火暖處。"
【性味】①《綱目》:"苦微辛,滑寒,無毒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苦,性寒,有毒。"
【歸經(jīng)】《本草再新》:"人心、肺二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癰腫瘡毒,蟲咬,魚骨哽。
①《綱目》:"治癰腫及魚骨哽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治癰疽瘡毒,排膿消腫,解熱,去風(fēng),療百蟲咬傷。"
③《嶺南采藥錄》:"取頭部搗爛,敷治乳癰;又治一切毒癰疽,搗爛敷之,能散毒。"
④《四川中藥志》:"治耳前后腫,頰腫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外用:搗敷或搗汁涂。
【宜忌】本品有毒,不宜內(nèi)服。
水楊枝葉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楊柳種植物紅皮柳的枝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水楊根"條。 【性味】《唐本草》:"味苦,平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解毒。治久痢,癰腫瘡毒。 ①《唐本草》:"主久痢赤白,搗...
睡蓮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睡蓮菜、瑞蓮(《嶺南雜記》),子午蓮(《綱目拾遺》),茈碧花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。 【來源】為睡蓮科植物睡蓮的花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睡蓮 多年生水生草本,根莖具線狀黑毛。葉...
水楊根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楊柳科植物紅皮柳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紅皮柳,又名:蒲柳(《爾雅》),蒲楊(崔豹《古今注》),水楊(《水經(jīng)注》),青楊、萑苻(《綱目》)。 灌木,高達(dá)4米。小枝黃綠色或帶...
水仙桃 (《廣西中藥藥》) 【異名】鎖匙筒(《陸川本草》),田浮草、香須公(《廣西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柳葉菜科植物毛草龍或草龍的全株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毛草龍 亞灌木狀草本,高0.4~1米,全株被柔...
水蛇皮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游蛇科動(dòng)物水蛇的皮。動(dòng)物形態(tài)詳"水蛇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綱目》:"燒灰油調(diào),敷小兒骨疽膿血不止。又治手指天蛇毒瘡。" 【選方】①治小兒骨痛,出血流膿:水蛇皮一個(gè),燒灰...
水白蠟樹皮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木犀科植物小蠟樹的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水白蠟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燙傷。研粉,植物油調(diào)敷。...
?芽 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 【來源】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初生嫩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杜仲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葉含杜仲膠約3%,生物堿0.028%,葡萄糖甙0.072%,果膠7.3%,脂肪2.2%,樹脂1.48%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