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子
174 2023-09-28
窮菜
(《唐本草》)
【異名】荇菜(《詩經(jīng)》),窮、接余(《爾稚》),?余(《說文》),鳧葵(《唐本草》),水鏡草(《土宿本草》),荇絲菜、金蓮兒、藕蔬菜(《救荒本草》),靨子菜(《野萊譜》),金蓮子、窮公須(《綱目》)。
【來源】為龍膽科植物窮菜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窮菜
多年生浮水草本。莖細(xì)長,節(jié)上生根。葉近于對生,卵狀圓形,徑2.5~7厘米,基部深心形,上面光綠色,下面帶紫色;葉柄長2.5~12厘米。花黃色,聚生于葉腋,呈傘形花序,有柄,長2.5~8厘米;萼片5,披針形;花瓣5,邊緣呈圓齒狀,有睫毛,花筒喉部有腺毛,與花冠裂片對生:雄蕊5,著生筒部,花絲短,線形,花藥長卵狀戟形,丁字形著生;子房1室,花柱短,柱頭2~3裂。蒴果橢圓形,先端尖銳,種子多數(shù),具細(xì)齒狀的邊緣;ㄆ8~10月。
生長于池塘中。分布我國南部溫暖地區(qū)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葉含蕓香甙、槲皮素-3-巢菜糖甙,后者即槲皮素-3-α-吡喃阿拉伯糖(1-6)-β吡喃葡萄糖甙。
【性味】甘,寒。
①《唐本草》:"味甘,冷,無毒。"
②《醫(yī)林纂要):"甘咸,寒,滑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利尿,消腫,解毒。治寒熱,熱淋,癰腫,火丹。
①《唐本草》:"主消渴,去熱淋,利小便。"
②《開寶本草》:"搗汁服之,療寒熱。"
③《品匯精要》:"主諸淋。"
④《綱目》:"搗敷諸腫毒,火丹游腫。"
⑤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除煩,解熱,消痰,行水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搗汁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癰疽及瘡癤:窮絲菜或根、馬蹄草莖或子各取半碗,同隨麻根五寸,去皮,以石器搗爛,敷毒四圍,春、夏、秋日換四、五次,冬換二、三次。換時以薺水洗之。(《保生余錄》)
②治谷道生瘡:荇葉搗爛,綿裹納下部,日三次。(《范汪方》)
小連翹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小翹(《唐本草》),七層蘭、瑞香草(《質(zhì)問本草》),奶漿草(《峨嵋藥植》),大田基、小瞿麥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排草、排香草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,小對葉草(《四川中藥志》...
橡實(shí)殼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橡斗殼(《日華子本草》),橡豆子殼(《余居士選奇方》),橡子殼(《玉楸藥解》)。 【來源】為殼斗種植物麻櫟的殼斗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橡實(shí)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參見"橡實(shí)"條。 ...
小檗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子檗(陶弘景),山石榴(《唐本草》),刺黃柏,三顆針(《陜西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小檗科植物大葉小檗、細(xì)葉小檗或日本小檗的根及莖枝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大葉小檗,又名:黃蘆...
相思子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紅豆(《王右丞集》),云南豆子(《增訂偽藥條辨》),紅漆豆(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),相思豆、雞母珠、難丹真珠、八重山珊瑚(《中國主要植物圖說?豆科》),觀音子、鬼眼子(《南...
蜆肉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蜆科動物河蜆等的肉,植物形態(tài)詳"蜆殼"條。 【藥理作用】日本蜆的提取物如注入犬的門靜脈或股靜脈后,血流中可出現(xiàn)腺甙類物質(zhì),肝靜脈中最多,因此其主要釋放部位當(dāng)為肝臟。腺甙...
牛奶樹子 (《嶺南采藥錄》) 【來源】為桑種植物對葉榕的果實(shí)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牛奶樹"條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果實(shí)成熟時采收。 【性味】《嶺南采藥錄》:"味酸,性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《嶺南采藥錄》:"治腋瘡,...
牛肚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異名】牛百葉(《本草拾遺》),牛捻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?苿游稂S;蛩5奈。動物形態(tài)詳"牛肉"條。 【性味】①《日用本草》:"味甘,平。" ②《綱目》:"甘,溫,無毒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