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6 2023-10-07
粘魚須
(《救荒本草》)
【異名】龍須菜(《救荒本草》),鲇魚須草(王安卿《采藥志》),金崗薛(《簡易草藥》),鰱魚須(《湖北志》),倒鉤刺(《中藥志》),粘魚須菝葜(《山西中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百合科植物華東菝葜的根莖及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華東菝葜
多年生攀援狀藤本,長達(dá)2米余。根莖租短,根細(xì)長,略微彎曲,外皮灰褐色,堅韌,其上疏生少數(shù)細(xì)刺。莖略呈方形,綠色,具條紋,刺平展,先端略彎,莖基部較多,上部較稀少。葉互生;葉柄基部稍擴(kuò)大,抱莖;托葉及葉柄基部合生,上端分離成卷須;葉片薄革質(zhì),橢圓形至三角卵圓形,長3~8厘米,寬2~6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略呈心形或圓形,全緣,略呈波狀,主脈5~7,網(wǎng)脈明顯;▎涡裕菩郛愔;傘形花序腋生,總花梗長約1.5厘米,小花梗長5~10毫米;花黃綠色,廣鐘形,花被6,橢圓形,平展;雄花具雄蕊6;雌花子房圓形。漿果圓球形,成熟后黑色;ㄆ6~8月。果期7~9月。
生于山地雜木林中。分布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等地。
【采集】全年均可采收,一般在春、秋二季挖取根部,除去莖葉及泥土,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根莖呈不規(guī)則圓柱形,彎曲。外表黑褐色,周圍叢生多數(shù)細(xì)長的根,長約50~80厘米,直徑約1~2毫米,拘攣不直,散布少數(shù)更細(xì)的須根及細(xì)刺,刺尖微曲,觸之刺手。根外表灰褐色或灰棕色。質(zhì)堅韌有彈性,不易折斷。橫斷面灰白色或黃白色,中間有淺棕色環(huán)紋,環(huán)紋外固有小孔(導(dǎo)管)。氣無,味淡。以根長、質(zhì)堅韌、細(xì)須根少者為佳。
產(chǎn)陜西、河南、山西、甘肅、山東等地。
本品在北京、天津、陜西、甘肅、河南、河北及山東、山西的大部分地區(qū),均作威靈仙使用。參見"威靈仙"條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根莖含皂甙、鞣質(zhì)、樹脂及大量淀粉。莖含替告皂甙元、新替告皂甙元和拉肖皂甙元。
【炮制】揀凈雜質(zhì),用水浸泡至稍軟,除去根頭,切段,曬干。
【性味】①《救荒本草》:"味甘。"
②《簡易草藥》:"溫,平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(fēng),活血,消腫,止痛。治風(fēng)濕筋骨疼痛,疔瘡,腫毒。
①汪連仕《采藥書》:"治一切疔瘡、腫毒,罨之。"
②《簡易草藥》:"通筋血,去死血,消腫痛。"
③《河南中藥手冊》:"驅(qū)風(fēng)。治筋骨疼痛,風(fēng)濕癥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.5~3錢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搗敷或研末調(diào)敷。
紫藤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招豆藤(《本草拾遺》),朱藤(《夢溪筆談》),藤花菜(《救荒本草》),小黃藤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紫金藤(《江蘇藥材志》),轎藤、豆藤、藤蘿、黃纖藤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...
竹節(jié)草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竹節(jié)菜、翠蝴蝶、翠娥眉、笪竹花、倭青草(《救荒本草》),竹菜、鴨跖草(《嶺南采藥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鴨跖草科植物竹筋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竹筋草 多年生披散草本...
柘木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桑科植物柘樹的木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柘樹(《救荒本草》),又名:柘(《詩經(jīng)》),柘桑(《淮南子》高誘注),文章樹(《清異錄》),灰桑樹(《湘陰縣志》),柘子,野梅子、野...
雁來紅 (《救荒本草》) 【異名】后庭花(《救荒本草》),老少年(《綱目》),老來紅、蠻須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紅莧菜(《嶺南草藥志》),青香莧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。) 【來源】為莧科植物雁來紅的全...
眼子菜 (《救荒本草》) 【異名】牙齒草、牙拾草(《滇南本草》),水案板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鴨吃草(《種子植物名稱》),金梳子草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水板凳、彈木葉、扎水板(《四川中藥志》),案板...
山芭蕉子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。莖直立,高2~3米,具匐枝。單葉7~9片,螺旋狀排列,葉柄具深槽,下部具葉鞘;,葉片長橢圓形,長1~...
大黃蜂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露蜂房子(《備急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。原動物詳"露蜂房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有小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胸腹脹痛,干嘔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