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0 2023-10-07
章魚
(《綱目》)
【異名】章舉(《韓昌黎集》),魘、望潮(《閩中海錯(cuò)疏》),小八梢魚、絡(luò)蹄(《東醫(yī)寶鑒》),蛸(《動(dòng)物學(xué)大辭典》)。
【來源】為章魚科動(dòng)物真蛸的肉。
【動(dòng)物形態(tài)】真蛸
全體褐色,全長約可達(dá)80厘米。頭部短小,眼發(fā)達(dá),眼周常生有小形的刺狀突起;頭頂中央有口,周圍被有口膜?趦(nèi)具角質(zhì)的顎,形似鳥喙。足連接于頭的前方,有腕4對(duì),基部粗,尖端尖細(xì),各腕長度相近,側(cè)腕較長,腹腕較短,內(nèi)方有吸盤多數(shù),成2行排列;雄性右側(cè)第3腕莖化為生殖腕。漏斗尖筒狀,漏斗器"W"型。胴部橢圓形,與頭部相連合;背面有稀疏的疣狀突起和明顯的灰白斑點(diǎn)。體腔內(nèi)貝殼退化。外套膜后部有墨囊。
棲于砂泥海底或巖礁縫中,白天潛伏,晚出獵食甲殼類、貝類及魚類等。分布我國東南沿海。
【性味】①《綱目》:"甘咸,寒,無毒。"
⑦《東醫(yī)寶鑒》:"性平,味甘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綱目》:"養(yǎng)血益氣。"
②《泉州本草》:"益氣養(yǎng)血,收斂,生肌。主治氣血虛弱,癰疽腫毒,久瘡潰爛。"
【宜忌】《泉州本草》:"有蕁麻疹史者不宜服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煮食。外用:搗爛調(diào)敷。
【選方】①補(bǔ)血益氣:章魚炒姜、醋常食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②治癰疽腫毒:章魚搗爛,調(diào)冰片,敷患處。(《泉州本草》)
蟑螂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蜚、新?lián)?《爾雅》),蜚蠊(《本經(jīng)》),飛現(xiàn)(《廣雅》),負(fù)盤(《爾雅》郭瑛注),石姜,滑蟲(《唐本草》),茶婆蟲、香娘子(《綱目》),贓郎(《綱目拾遺》),偷油婆(《...
樟樹葉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樟科植物樟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樟木"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干。 【性味】《陸川本草》:"味苦辛,溫。" 【功用主治】祛風(fēng),除濕,止痛,殺蟲。治風(fēng)濕骨痛,跌...
皂莢葉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皂莢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皂莢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同屬植物山皂莢的葉含少量生物堿三刺皂莢堿,即3-(3-甲基-2-丁烯基)腺嘌呤。 【功用主治】洗風(fēng)瘡。渫用。...
樟樹子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樟梨(《綱目拾遺》),香樟子、大木姜子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樟木子(《中藥志》),樟扣(《廣西中藥志》),樟子、樟太蔻(《廣東中藥》Ⅱ)。 【來源】為樟科植物樟的果...
樟樹皮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香樟樹皮(《玉局方》),樟皮(《綱目拾遺》),樟木皮(《生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樟科植物樟的樹皮,植物形態(tài)詳"樟木"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干, 【性味】...
雪茶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地茶、太白茶(《陜西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地茶科植物雪茶的地衣體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雪茶 地衣體白色或灰白色,管狀,單一或有稀少分枝,先端稍彎曲,呈蛔蟲狀,高3~7厘米。...
紅花錦雞兒 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紅花錦雞兒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紅花錦雞兒,又名:金雀兒、黃枝條。 多枝直立矮小灌木,高約1米。小枝有棱,無毛。小葉4,假掌狀排列,上面一對(duì)通常...